当前位置:首页 > 临床学院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用临床实践丰富教学,助力学生成长
2019-09-12 10:37 | 编稿:谭怀忠 

 

 

去年7月,湘潭市第三人民医院成为我校附属医院,今年暑期,我们的临床实践就安排在这里。今年的临床实践是丰满而充实的,即使每天株洲湘潭两地跑,但内心是满足而喜悦的。

近年来,附属医院高质高速发展,学科建设齐全,我们非常感谢学校和医院提供的医教融合的机会,让我们的实习基地落户该院。医院设置了21个临床科室和17个医技科室,医院肾病专科、创伤急救中心、腹腔镜中心、中医与中医康复科已在附近省、市颇具影响力,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在市内最先“完全腹腔镜下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断肢(趾、指)再植、全髋关节置换技术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我的专业是中医学,这次慕名来到中医科进修实践。该科由中医科与中医康复科组成,既有门诊,也有病房,由湘潭市名中医梁智群挂帅担任学科带头人。该科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风湿病,颈肩腰腿痛等疑难杂症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临床诊疗方法,并开展了中医“治未病”系列活动。既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又吸收现代医学的精华,在诊疗上独具一格,疗效显著。

    为更好的做到“医教融合”,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这次我的暑假实践安排是上午跟主任门诊,下午在病房。梁主任在中风,偏瘫,风湿病,腰腿痛有独到见解,自制的“活络化痰通栓汤”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她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广大病友的认可,患者络绎不绝。而申科文主任则在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往往取得满意疗效。冯焜主任的小针刀治疗在病友中传为佳话,得到了病友的夸赞。

    我的实践可以概括为半日临证,半日读书。上午跟诊,书写门诊病历,学习常见病的中医治法,进行“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下午在病房,熟悉收住院流程和扩充临床医学的诊疗方法,掌握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如针灸,中药封包,蜡疗,耳穴,火罐等。也熟悉了小针刀的操作流程,学习了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带状疱疹,湿疹等典型病历的中医治疗。这段时间中医科医生的仁心仁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忘不了梁主任俯在一个重听老年患者耳旁和蔼耐心问病史的情景,也忘不了患者解除疾病痛苦后对医生们的啧啧称赞。作为一名教师,深感保持和临床联系的重要性,相比一个阴阳五行的照本宣科,学生们可能对呃逆病人的中医解决办法更感兴趣。生动形象的临床案例,可以增加教学的吸引力,使中医真正入脑入心。这次的实践使我加深了认真采集病史,规范书写病历的重要性。也让我重温了许多专业知识,小针刀的使用丰富了我的疾病诊治思路,扩大了我对中医治病的认识。从中风到带状疱疹,中医科的问诊,舌脉,辨证论治,治疗方案都有独到之处。也掌握了咳嗽、腹泻、失眠、多汗等常见病的中医理法方药。

医教融合对于我这个年轻老师和年轻医生的回炉重造有着深刻的意义,这次的临床实践更加提升了我的中医自信,坚定了学中医用中医的信念,并要把所学所思所得传授给更多的学生,传播中医文化。我们培养的学生更多的是面向基层,普及中医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能给学生新的启发,用生动鲜活的病案服务于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他们知道中医不再是神秘难懂的藏象学说,而是临床上实实在在能治病救人的一种技能和深植于生活的一种文化。让医教融合为培养合格的社会所需要的医学生而助力。

(供稿/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