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管理学院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
毕业设计是各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科学研究初步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核。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相应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和要求。结合教务处相关管理规定及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目的和要求
(一)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治学方法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毕业过程中,深化有关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获得阅读文献、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工程训练以及使用工具书和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训练,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提高:
1、调查研究、方案论证、分析比较、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
2、计算、绘图、实验、外语翻译、计算机应用与标准化正确选择的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撰写能力。
4、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1、毕业设计工作按照各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
2、毕业设计要对专业领域内某一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并表述其研究成果。
3、毕业设计要具有创见性,要求作者对学术或工程的某一个问题有新的发现、新的构想或新的发展与完善。
4、毕业设计要具有科学性,要求作者的论述系统完整,不能零碎和片面,做到首尾一贯而不能前后矛盾,要实事求是而不能主观臆造。
5、毕业设计应做到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推理严密、计算准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言简练;有必要的相关资料、图表等。
二、毕业设计的组织与管理
(一)院内职责
卫生管理学院负责毕业设计工作全过程的管理,成立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副院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教师代表组成。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
1、制定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和主要措施;
2、确定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审定毕业设计的题目,组织学生选题;
3、定期检查毕业设计进度和质量;
4、成立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组织毕业设计的答辩工作,组织专家对有争议的毕业设计成绩进行复评;
5、评选、推荐各专业优秀毕业设计和优秀指导教师;
6、负责毕业设计的成绩管理、档案管理;
7、对毕业设计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自评、总结。
(二)指导教师职责
1、指导教师的资格
(1)指导教师应由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一般具有硕士学位或讲师(含实验师、工程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2)在校外做毕业设计时,可由教研室聘请相当于讲师以上的科研、技术人员担任指导,由本专业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负责,掌握设计的进度、要求,协调有关工作。
(3)指导教师由教研室确定并经院长审批后,在院内备案。为确保指导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指导,每个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10人。
2、指导教师职责
(1)指导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2)帮助学生做好选题工作。学生选定题目后,指导教师向学生介绍设计题目的意义和要求,帮助学生了解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必读的参考资料,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实验等。
(3)指导学生拟定设计写作计划和写作提纲,审阅设计初稿,指导学生完成设计工作。
(4)对毕业设计提出修改意见、写出评语,参加答辩和进行设计成绩评定。
(5)检查学生设计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定期向系教研室汇报指导设计进展情况。
(6)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应安排充足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每周不得少于1小时。指导教师一般不应离校出差,因公必须出差经批准后,应事先布置好学生任务,并委托其他教师代为指导。
(7)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把好关,坚决杜绝学生剽窃、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
(三)对学生要求
1、学生应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独立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设计,不得弄虚作假和抄袭、拷贝他人的成果或请他人代替完成任务,不得虚构编造实验数据和社会调查资料。否则毕业设计成绩按不及格论处。
2、学生要尊重指导教师,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应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度,自觉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检查。
3、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 期间,一般不准请假。因事必须请假的,应在不影响完成任务的前提下,首先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再按学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审批。学生缺勤(包括病、事假)超过毕业设计 时间 1/4的,取消答辩资格,不予评定成绩。
三、毕业设计 工作程序
毕业设计工作程序:制定毕业设计工作计划--组织学生选题--确定选题并填写开题报告--撰写设计,进行--毕业设计评阅和答辩资格审查--答辩--评定成绩--教学质量检查--毕业设计的装订、评优、存档。
(一)制定毕业(设计)工作计划
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应认真做好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动员工作。
(二)选题
1、选题要求
(1)选题时间:2016年1月15日前选题,1月31日前提交设计开题报告。
(2)毕业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的基本要求。题目难度要适当,份量要合理,工作量要足够。题目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原则上实习做什么,设计写什么;不要离开实际工作,追求理论提高。
(3)毕业设计题目原则上一人一题。若是难度高、工作量大的团队项目,确需两人或多人合作共同承担,应使学生研究的题目、方向有所区别,做到分工明确、有所侧重,确保每个学生有独立完成的任务。
2、选题程序
由毕业设计领导小组确定指导教师,各教研室分配好指导教师和学生名单,指导教师根据专业和学科要求,提出备选毕业设计题目,经毕业设计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审批后向学生公布,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以自拟题目,在取得指导教师的同意后报院审批。
(三)填写开题报告书
学生选定题目后,由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在学生理解题目内涵与意义、了解设计撰写规范及素材要求、明确设计实施方案与步骤后,由学生填写开题报告书指导教师负责审阅。
(四)撰写设计(进行)
1、学生填写开题报告后,进入撰写设计(进行)阶段。学生在撰写毕业设计、进行毕业期间,应严肃认真,遵守纪律,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按时完成设计 任务,并按统一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撰写设计
2、毕业设计字数一般要求在6000字左右。
3、在毕业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严格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进行指导时,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做到教书育人。
4、2016年3月15日前完成毕业设计初稿, 2016年4月30日前完成毕业设计终稿。2016年4月30日提交毕业设计终稿。
(六)答辩(2016年5月中旬)
1、答辩是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严肃认真组织进行。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设计答辩。
2、由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答辩资格进行审查。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取消其答辩资格,毕业设计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1)未能及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规定的要求者;
(2)毕业设计期间擅自离校、缺勤达到1/4以上者;
(3)毕业设计查明有抄袭或找人代做行为者。
3、我院毕业答辩具体程序如下:
(1)成立答辩委员会,确定设计答辩方式,统一答辩要求,做好毕业(设计)答辩的组织工作、成绩评定及毕业(设计)工作总结。答辩委员会由本院教师组成,答辩委员会主任由院长担任。
(2)答辩委员会可下设若干答辩小组,负责具体答辩工作。答辩小组由本专业(教研室)的教师或相关的教师3~5人组成,设组长1人,秘书1人。
(3)答辩进程:答辩委员会(或小组)秘书宣布答辩人姓名及题目--学生陈述不超过10分钟--答辩小组提问--学生回答--答辩小组评分。每位学生答辩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
(4)答辩过程中,要认真做好答辩记录,并撰写答辩小组评语。评语要符合学生设计及答辩过程的实际情况,体现不同学生设计的个性化特点。
(5)为保证毕业设计答辩质量,加强同学对毕业设计 答辩的重视程度,答辩工作应做到“三严格”:严格审查答辩资格、严格把握答辩程序、严格控制答辩成绩。
(七)评定成绩
1、毕业设计成绩应根据写作过程、设计 质量与答辩情况三方面综合考核。
2、毕业设计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对毕业设计 的评分必须客观、公正、准确。优秀设计 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5%且成绩被评定为优秀的毕业设计必须进行答辩。
(八)毕业设计 装订、归档、总结工作
1、印刷
为便于开展对本科毕业设计的管理与检查工作,我院毕业设计一律使用A4幅面纸张打印,一本毕业设计 顺序如下:
(1)封面(按学院统一格式印制)
(2)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3)中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
(4)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
(5)目录
(6)正文
(7)附件
(8)参考文献
(9)致谢
2、毕业设计存档,毕业设计的存档按照一人一袋的标准进行,一个学生一个档案袋,档案袋里要有:中期检查表、毕业设计答辩记录、毕业设计 评语评分表以及进行毕业的其他数据或材料。
3、总结
毕业设计工作结束以后,院内要认真进行工作总结,检查在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执行学院规定和要求的情况、取得的成绩和特色、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对毕业设计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