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院 > 新闻中心 > 媒体视角
【中国教育报】一个西部志愿者的“湘西恋歌”
2017-05-05 18:33 | 编稿:璋嚂 


 


报道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7-05/03/content_477624.htm?div=-1



【编者按】在坚定理想信念、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扎根基层、勇挑重担的大学生党员已成为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熟悉基层、心贴群众、实践经验丰富;他们富有朝气、富有梦想;他们有理想、有担当;他们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赵付雷就是这些大学生的代表之一,他扎根深山,用3年时间改变了一个贫穷落后土家族村寨的面貌和一个职教专业的发展状况。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

    作为村官,3年时间,他改变了一个湘西贫穷落后土家族村寨的面貌;作为一名职校教师,5年里,他让一个原本只有十几人的专业,学生猛增至400余人。

    他叫赵付雷,今年32岁,2008年毕业于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当年成为一名“西部志愿者”,被分配到湖南省保靖县的山沟沟里。作为安徽人的他,从此扎根在湘西大山之中,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湘西恋歌”。

    日前,中国教育报记者走近赵付雷,感受一名扎根基层的当代大学生党员的“创业之旅”。

    西进

    2011年2月20日,农历正月十八。一场盛大的婚礼,在湘西保靖县毛沟镇澎湖酒家隆重举行。

    这是一场全由村民操办的婚庆。整个婚庆从发起到筹办,只一夜时间。没打一个电话,没发一条短信,没下一张请柬,村民们却成群结队地来了。

    婚庆是村民们按照当地土家族习俗,以最高规格、最隆重仪式,专门为大学生村官赵付雷筹办的。这个婚庆主角为何能享受到这么高的待遇呢?事情还得从几年前说起。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后,一批批志愿者奔赴灾区。作为一名在校学生党员,正在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的赵付雷向组织递交了一份支援四川灾区的申请。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被分配到了保靖县毛沟镇拱桥村,担任村支部副书记。

    拱桥村15个组、21个自然寨、628户人家、3000多村民,是当时保靖县固定人口最多的村。

    作为一个刚合并不久的村寨,村民们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讲话,张家的地盘、李家的天空,争得很厉害。进村第12天,赵付雷就亲眼看到几个寨子的老百姓聚集到一起,围着村支部书记要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赵付雷从这些愤怒的村民身上,深深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很难收拾的“烂摊子”。老百姓更是对赵付雷这个年轻的村官不感兴趣、不买账,认为他只不过是蜻蜓点水“镀金”来的。

    汗水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大家看。

    群众路线是他打开工作局面的“敲门砖”。为尽快进入工作状态,赵付雷进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走门串户跟老百姓推心置腹地拉家常、摸情况。

    “通户公路需要硬化,灌溉水渠需要整修,破旧农网需要改造,耕作方式需要改变,产业结构需要调整……”在走村串寨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赵付雷把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笔记本。

    村里“农业学大寨”时,供养上千亩良田的拱砌造田项目,近千米涵渠年久失修,四处溢漏。这件事牵动着村支两委的心。为寻求资金援助,赵付雷定方案、写报告,四处“化缘”,在他不懈的努力下,项目资金终于批下来了。

    由于资金量太小,甩手转包给别人做,根本无法完成整个水渠的改造,村里决定自己组织人员施工。但是村里几位干部不是比较忙,就是年龄大了,都不适合长时间在阴暗、潮湿、空间狭窄的涵渠中工作。

    正当大家都犯难的时候,赵付雷挺身而出要求下去。在他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下,村里答应让他试试看。

    这一试,赵付雷就交出了高质量的成绩单。他在平均高度不到1.5米的涵洞中,坚持完成了两个多月的施工任务,让所有人都钦佩。

    6组到10组村民的通户公路泥泞不堪,坑坑洼洼,雨雪天气根本无法通行。为了尽快解决村民行路难题,赵付雷和村支两委干部一起,上奔下走,左右协调,让公路硬化项目批下来了,建设资金拨下来了。

    修路期间,赵付雷没有高高在上一旁指挥,而是挥锄弄铲,冲锋在前,肩挑破了皮,手磨起了血泡,仍旧一声不响地忙碌在工地上。在他的带领下,经过3个月的日夜奋战,一条宽4米、长5公里的水泥公路修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

    “由于电压不稳、电路老化、电费太贵,一到刮风下雨变天,村里就没电用……”村民用电困难迫在眉睫。

    为尽快解决用电问题,让村里农网改造项目尽早开工实施,赵付雷推迟了春节回家的时间,裹着寒冬冷雨,和县供电局测图人员一家一户、一坡一坎地搞测量、看路线,穿梭在山林间,鞋子磨破了一双又一双,跟头栽了一个又一个。

    几个月里,技术员对他连连伸出大拇指。如今的拱桥村,电杆新竖,电线新牵,电表新装,更重要的是电费下来了,看天用电的情况不存在了。

    脱贫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赵付雷甩开膀子干起来。

    拱桥村花龙公路沿线1组到5组村民以椪柑为主的山地开发搞得热火朝天,而村里后山片老百姓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田里土里栽种的都还是些红苕、苞谷,手头没几个余钱,生活相当拮据。

    如何解决拱桥村这个产业开发“冰火两重天”的现象?赵付雷看准了后山片高海拔、宽耕地的优势,认准了烤烟种植的路子,他和村支书、村秘书一起带头种植50亩烤烟示范园。

    翻耕了,他和工人们一起施肥、翻土、开沟、垒垅;栽种了,他和工人们一起挖坑、下苗、浇水、盖土;管理中,他和技术员一起除草、施肥、打药、监测病虫害;收获时,他又刮烟、绑杆、上炕、烘烤。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烤烟示范园大获成功,也让老百姓大开了眼界,现在老百姓的耕种观念、耕种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烤烟种植已在拱桥村后山片全面推开。

    农村的落后,归根到底是教育的落后。

    为打开山里孩子的视野,赵付雷把中南大学茶花村支教团和省一师守望者学会爱心志愿者们请进山里,让村里孩子在与志愿者们面对面接触中,找到奋斗目标,鼓起走出大山的勇气。

    如今,每年暑假都有十几个志愿者从大老远的省城来到大山里,带来新奇的课堂和厚重的物资,源源不断地关爱山里孩子。

    在拱桥村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已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赵付雷都是枕着老百姓的心事入睡的。

    林权改制,他不顾辛劳,山林中穿行、农户间游走,把村民的山林交界一笔一画勾画得清清楚楚;贫困学生上不起学、读不起书,他牵线搭桥联系救助;春耕生产,他开着小铁牛到处为村民耕田犁地……

    这些,都一桩桩、一件件记在了老百姓的心里面。

    “他帮我们犁田种地,帮我们通水通电,帮我们修沟铺路,做的事情多得用箩筐都装不了、火车都拖不完……”提起赵付雷,原全国人大代表、拱桥村80多岁的老人杨老英敬佩地伸出了大拇指。

    转行

    2011年4月,赵付雷通过湘西州大学生村官定向招考,成为保靖县职业中专学校的一名教师,先后担任学校数控专业教师、政教主任等职务。

    初来乍到,赵付雷就接手了学校“最难管”的数控专业班。因为没有专业教师,这个专业开始只有十来个学生,且都是些“刺儿头”,几个“前任”都拿这些学生没办法。

    新学期开始,赵付雷就接连收到了好几封“战书”。班上有名彭姓学生,开学第一个星期就因为偷东西被派出所抓走了。有人建议学校直接把这个学生开除。

    班主任赵付雷经过多方面了解后得知,原来这个学生因为从父母手中要不到太多的零用钱,认为父母不理解他、老师不关心他,产生了放弃学业的想法,自暴自弃。

    针对这名学生“一时的过错”,赵付雷多次找到这个孩子,告诉他父母挣钱养家的不易,提醒他父母并不是不给他钱,而是没有钱给他花,家庭困难不允许他们这样做。经过赵付雷反复教育,一个学期下来,这个孩子不但成功改掉了身上的坏毛病,而且还成了班级管理、活动的骨干。如今,他经常和同学说是老赵给了他“一个改过的机会”。

    类似的学生还有石鹏辉,毕业时,曾经打架、斗殴的他对赵付雷许下了庄严的承诺:“老赵,你放心,我到外面不会给你丢脸的。”

    毕业进厂后,石鹏辉比别人都吃得苦、霸得蛮,深得企业老总的信赖,慢慢地从一名普通工人干到了车间组长,又干到了今天的领班,“稀泥巴也糊上了墙”。

    在同事和家长们眼里,赵付雷班上的孩子变化是最大的:5年多来,他所带5个数控班的学生责任感强、进步大,虽然班里基本上都是男生,但不论是班级内部管理、学业成绩,还是班级纪律、团结能力,他们都是学校最优秀的。

    牵挂

    在学校,除了班主任,赵付雷还有政教主任这个身份。他力求把空洞的说教变成以身作则,用自身行动为学生竖起一面行为模范的镜子。

    每天清晨,不论天晴、下雨,赵付雷都会准时拿起话筒出现在操场,5年如一日。晴天,他和学生们一起晨练;雨天,他就督促学生及时起床、整理内务、进班学习。

    白天除了上课,赵付雷还要到学校四处巡视,看看哪个卫生死角没打扫干净,哪个学生私自出校,哪些地方又有安全隐患了。晚上,赵付雷一栋楼一栋楼地巡查,一个寝室一个寝室地查看。

    赵付雷担任政教主任5年来,学校无任何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学校有几位年轻教师,时常对赵付雷说:“赵哥,我们最佩服的就是你不管睡得多晚,第二天总能准时出现在操场。你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学习困难的学生是赵付雷的牵挂。

    学生会原主席舒记生因没有考上高中而情绪低落,中考的失利让他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赵付雷细心观察,把组织能力强的他放在学生会主席的岗位上锻炼,无形中增强了他的自信心。2012年,舒记生顺利考取了湖南农大。

    第六届学生会主席田拾,学习基础差、性格倔强,整天一副不服管的样子。赵付雷给她立了学习目标,要求她从最基本的做事做人学起。在赵付雷的耐心培养下,这个貌不出众的山里孩子脱颖而出,工作后,在供职的幼儿园里挑起了大梁。

    现在,学校政教处真正成了学生的心灵之家,学生们都亲切地喊赵付雷为“老赵”。上学期一天晚上,赵付雷在巡逻时被蜈蚣咬到,学生们听说后,很多人冲出宿舍,到校园里给赵付雷找鼻涕虫解毒。赵付雷看着他们,感动的泪水在眼眶里不住打转。

    理想

    “办好一所职业中专,带动一方经济。走出一名职专学子,成就一个家庭致富梦想。”这是赵付雷的职教理念,也是他的奋斗目标。

    刚到职专时,学校无数控专业教师,整个数控专业就十来名学生,眼看就到了办不下去的地步。从职业院校毕业的赵付雷,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痛。

    为了让学校起死回生,赵付雷请求学校在扩大数控专业招生规模的基础上,增开机电专业。为了让这两个专业发展壮大,一方面,赵付雷把学同样专业的爱人从昆山模具制造厂请过来帮忙;另一方面,他经常和在各大企业就业的老同学交流,及时调整专业教学,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

    在搞好专业提升的同时,赵付雷也清楚教学的关键在学生,学生赢得了市场,专业也就赢得了发展。

    为了弥补学生基础差的短板,赵付雷毅然放弃周末和饭后的休息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实训,增强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每年都要到广东等沿海地区进行两三个月的实习实训,两三百人的规模,安全责任特别重大。很多教师都不愿意操这个心,赵付雷挺身而出,主动参加到学生实习管理中去。

    2013年12月,赵付雷带学生到广东河源美晨有限公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近3个月的实训里,中途除了一名学生水土不服提前返校、一名学生因为母亲去世请假一个星期外,其他273名学生都全程参与、无人掉队。

    学生的突出表现得到了厂方的认可。春节期间,厂方拨出专项经费为保靖职专学生组织春节活动;回校后,厂方多次来校走访,希望达成“校企合作”事宜。

现在,在赵付雷的精心打磨下,保靖职专由电子数控专业为原型慢慢“成长”起来的加工制造专业(数控、机电和电工电子三合一)已发展到在校生570余人,占到了在校学生总数的“半壁江山”。赵付雷的档案袋里也装满了沉甸甸的荣誉:学生时代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湖南省“优秀毕业生”,工作后多次收获各级单位评选的“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干部”和“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先进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