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院 > 旧栏目备份 > 文化长廊
母子和好在黄泉
2010-06-24 10:22 | 编稿:谭凤林 

母子和好在黄泉

□ 张德文

    公元前722年的一天,郑庄公处理完国事,独自坐着发呆。近日来他一直为自己的错误后悔不已。原来他是母亲庄姜的长子。庄姜生他时难产,一直不喜欢他,只偏爱老二叔段;庄姜对老大的继位也不高兴,一味暗地耸恿叔段在封地招兵买马,扩大地盘,准备篡位。大臣们一次次向庄公报告情况,一次次请求庄公采取措施,可庄公每次都是淡淡一笑:“多行不义必自毙!跳得越欢垮得越快!”直到得知叔段母子里应外合起兵的准确日期才断然说:“是时候了!”随即令大夫子封率战车两千辆及甲兵、步兵各两千,一举歼灭叛军。叔段进到共国(今河南辉县)。庄公将母亲庄姜逐出都城(在今郑州南),发下毒誓:“不到黄泉,永不相见!”

    事后庄公听到许多议论,说他放长线钓大鱼对弟弟太狠毒,对母亲处分也太过,总之不悌也不孝。舆论的压力迫使庄公反省自己:他登位已22年,今年已36岁,深谙政治权术。他在“引蛇出洞,聚而歼之”巩固权位的决策与遵行孝悌之道的行为准则之后,反复思量,十分痛苦。边境守吏颍考叔听到消息后,决心跑一趟京都为庄公分忧。他备齐礼物来到宫外,得到允许,进宫秉报了守地颍谷(今河南登封西南)民众安居乐业的情况。庄公大喜,传领赐宴。颍考叔吃完饭食,肉和肉汁一动也不动。庄公奇怪地问:“寡人让做的菜肴不好吃吗?”颍考叔起身谢罪:“您恩赐的美味十分可口。只是微臣的母亲每天只能吃到微臣给她老人家做的饭菜,从来没尝过国君赐给的菜肴。请您恩准我带回家去。”庄公十分感动,长叹道:“人皆有母可孝,独我不能。”颍考叔故意追问原因,庄公便如此这般说了一遍。颍考叔说:“黄泉不就是地下水吗?您只要令人挖地道见水,在地道中相见就可以了。”庄公大喜,立即照办。

    六月中旬的一天。万里无云,蝉鸣阵阵。微风吹过,暂时驱走燥热。侍卫围成的圈子拦住了围观的人群。不一会,庄公的车队过来了。庄公走下车。他身着便服,目光凝重,表情严肃,走进圈里,在地道口停步,抬头向天,嘴唇微微张合,随即走下地道,见到在地道里等候已久忐忑不安的庄姜,连忙跪下叫道:“母亲!”他自责、喜悦……庄姜也百感交集,惭愧、高兴……母子相拥片刻,庄公抬头赋诗:“寻母来到地道中,我的心里乐融融!”他搀扶庄姜走出地道。天空瓦蓝瓦蓝,几片白云飞过。侍卫行礼致敬,围观者鼓掌欢呼。庄姜也不禁吟诗道:“走出地道见太阳,我的心情多欢畅!”

庄公母子相见在黄泉的事情传开后,人们议论道:“如果不是大孝子颍考叔出主意,庄公不孝不悌的罪名可就要遗臭万年了!”人们哪里知道,自私、权力欲是一条毒蛇,它会吞噬人类善良的天性,这才是郑庄公出错的根本原因。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