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课部 > 课部动态
我校召开《形势与政策》教材(2019版)修订工作会议
2019-06-29 21:06 | 编稿:朱宇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 号)文件精神,加强我校“形势与政策”教材建设,思政课部于625日在护理楼九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我校《形势与政策》校本教材(2019版)修订工作会议。校领导刘建强、何文波、何建新、吴元清出席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左泽文主持,各专题撰写人参加会议。

会上,校党委书记刘建强对编写组全体成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严把内容的政治关;二是要严把章节的文字关;三是要严把全书的质量关。他强调,各专题负责人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全书逐字逐句进行修订。

思政课部主任周频传达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19 年上辑)>的通知》(教社科厅函〔20199号)文件精神,并安排布置了《形势与政策》校本教材(2019版)修订工作。与会人员就教材修订发表了意见。

我校《形势与政策》校本教材组建了由思政理论课专家、教授和教学骨干组成的编写组,校党委书记刘建强担任主审,刘建强、左泽文、何文波、何建新、吴元清等五位校领导亲自参加编写。

教材在内容上紧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坚定“四个自信”贯穿教学全过程,重点从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全面从严治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港澳台工作、国际形势与政策五大方面阐述国内国际新形势。国内形势与政策专题部分安排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当代西方五大社会思想的实质和危害、健康中国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港澳台工作新进展新局面等七个专题,重点讲授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决策、新部署和新成就。国际形势与政策专题部分安排了从经贸摩擦看中美关系、建设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南海问题由来与现状、中东问题由来与现状、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与现状等五个专题,重点讲授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指导下,我国周边安全和国际安全问题。

教材可作为专题理论教学、专题辅导报告等教材,也可以作为主题班团会、学生自主研习等教育教学活动学习读本。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政治性、政策性、变动性、针对性、灵活多样性等特点,教材包含了相对稳定的理论教学部分,同时,依据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安排教学,要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教学模式上将改革传统课堂单一模式,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和平台,采用专题理论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三位一体”混合式专题化教学模式。在教法上积极推动中班教学、小班研讨、专家报告、自主研习、社会考察、课堂辩论、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视频展示等教学方式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学法上倡导理论学习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新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

通过课程学习,引导青年大学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历史观、大局观、整体观思考和看待问题的要求,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视野出发,对当前国内的形势与政策问题进行研习,透彻理解、领会和自觉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做到胸怀大局、着眼大事、把握大势。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学会事中见形,形中见势,透过现象看本质,增强分析、判断和预测能力,提高科学预见国际形势与政策变化大事、大势和趋势的本领。通过课程学习,使青年大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自己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