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听懂“弦外之音”
应聘者简历满天投,面试天天有,忙碌数月依旧捞不到一个offer。“我表现挺好啊,看了很多面经,怎么就不成功呢?”这是大多数求职失败者的困惑。 失败原因有很多,但相信已不是什么面试准备、衣着礼仪等初级问题了,很可能是没有听懂面试官提问的用意,也就不能根据不同企业的理念灵活回答。 上师大毕业的张琴,求职半年多未果,这对她的信心打击很大。“我每次都振作精神,精心准备,无论在衣着、简历、面试回答上都无可挑剔,感觉成功就在眼前了,可是一周周过去,却没有了结果。三四十趟面试下来,越来越没信心了,但求职还得继续啊……” 与张琴有着相同困惑的求职者不在少数。他们感觉自己的面试回答已经无可挑剔了,却不知这些千篇一律的“标准式”回答正是失败的症结。 积累了多年面试经验的主考官,特别是一些注重员工职业规划,注重人才选拔,看重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发展的知名外资公司,往往能用一些看似不经意的问题,从求职者的回答中判断你的工作价值观,你和公司发展、工作职责、企业文化等方面是否相融,最后决定你录取与否。于是,求职者应该听出问题的“弦外之音”,然而根据不同企业的理念和喜好,给出不同的回答。 如何听懂弦外之音?这里提供两个技巧: “知彼”而后“知己” 也就是说,听懂面试官对自己回答的解读,然后调整自己的答案。拿一个常见的问题举例: 问:“你找工作时最在乎的是什么?” 针对不同求职者的回答,面试官有不同的解读。比如: 答1:“我希望追求一份有发展空间的工作。” 面试官认为:你的真正意图是“钱多、职位好,或者职位晋升快速。” 答2:“我希望得到一份能全面展示我的长处的工作。” 面试官认为:你可能在以前的工作中不得志、不如意。你的志向究竟有多远?是否与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平台相匹配?这是个问题。 答3:“我感觉公司的工作氛围是否融洽、和谐,非常重要。” 面试官认为:你以前的单位人际关系复杂,你不善于人际沟通,处理不好办公室政治,那么本企业是否能给你创造一个单纯的人际环境呢? 答4:“我想要在一个朝阳企业工作,高科技产业、金融行业等最好。” 面试官认为:你向往的是热门行业,这些行业利润高,发展速度快,工资待遇高于其他行业水平,福利也非常完善。你眼光不错,但是行业起落不定,你的忠诚度令人担忧。 答5:“我希望企业能公平看待每个员工的价值,多劳多得,唯才是用,让有能力者脱颖而出。” 面试官认为:你很有可能在以前的竞争中错过了晋升机会,或者原公司内皇亲国戚众多,不能公平用人,并且在待遇上不甚满意。 答6:“我认为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和谐,以及管理理念的一致很重要。” 面试官感觉:一定和以前的老板发生过冲突,这类员工很难管理。 可见,阅人无数的面试官,能通过回答的内容了解求职者对工作的要求和价值观。针对非常重视人才,拥有良好选拔机制的企业,你可以回答“我希望企业能公平看待每个员工的价值,多劳多得,让有能力者脱颖而出”。而针对一些四平八稳的国企,你的回答最好是“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难题怪题”分类拆解 微软、宝洁等知名公司的车轮战中,经常会冒出一些难题怪题。比如“井盖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方的?”“上海的一列地铁有多长?”很多人对出这样的难题是否必要、是否真能有效选拔出优秀人才提出质疑。其实,这些题目的答案正确与否并不重要,开放性问题也无所谓对错。考题的“弦外之音”是考察应聘者的核心价值观,比如是否善于观察、有洞察力,是否有领导才干,是否诚信、自强、好胜等。通过这些所谓的“难题怪题”,HR能为公司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合作同伴。比如某知名公司客户发展部的员工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们都开朗健谈,能快速适应新环境,热情迎接挑战,有着同样的价值观和行为风格。新人来到后,也会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而人力资源部的员工们都显得亲切、稳重大方、逻辑严密…… 因而,面试的核心所在,绝不是要故意难倒你,而是千方百计地通过问题看到你深层次的优缺点或性格特点,确定你究竟是否适合公司需求。对此,求职者首先要学会区分不同的问题。有的问题可能是确认你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有的问题则是考验你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反应、思路等。比如:下水道的盖子为什么是圆的?这样的问题没有正确答案,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即可。又比如,应聘营销部职位,考官问道“你希望自己工作后,几年之内能够拥有10万元以上的资产?”若谦虚地说3年左右,考官并不满意。他希望的回答是一年之内,那样的年轻人做销售才有目标和魄力。很明显求职者的“谦虚”用错了地方。再比如,询问一道高难度的三阶方程题目,考查应聘者的计算推理能力,回答不出很正常,但若面试结束后能虚心请教题目的答案和解法,考官会很赞赏你的求知欲。 原来,不同的企业都有各自的“性格”,面试前可一定要摸透。这样在遇到各类“难题怪题”时,才能见招拆招,给出合适的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