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课部 > 教研教改 > 课程标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2010-11-04 11:09 | 编稿:李霞芬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050111(1-2)01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    分:2.5

学    时: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8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

适用专业:三年制大专一年级所有专业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二学期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的教育为主要内容,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导、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的一门公共理论课基础学科。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观,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育各种道德素质,提高法律素养、自觉遵纪守法,促使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学的基本要求:首先,在教学目标确立上要与中央的教育精神相一致,本着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保持高起点、高要求,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高素质人才方面的特色和作用;其次,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力争融知识传授、能力培育、素质提高于一体;再次、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在教学设计上,要体现实践教学的理念。以上要求该课程的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丰富而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

课程重点:

以大学与大学生适应为主要内容的适应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以人生理想与人生信念为主要内容的人生观教育。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基本原则、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树立法治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法治观教育。

课程难点:

理想信念问题。

人生价值观问题。

如何让学生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与家庭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大学生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安排在第1、2学期较为适宜。其后续课程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等。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9年修订版),本书编写组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训教程》,周宁宁、陈燕娟、张玉主编,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8;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沈国权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6;

4.《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茅于轼著,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6;

5.《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顾明远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9.6;

6.《在北大听讲座》(十辑),文词主编,新世界出版社, 2003.6;

7.《大学生心理健康新论》,胡凯主编,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6;

8.《中西文化知识——测试与分析》,林珏、阳志清、符建明、潘卫民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6.6;

9.《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宋元林等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6;

10.《今日说法故事精选》,王新中、钱蔚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2004.9。

 

二、学时分配

总学时

理论

实训

1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6

4

2

2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4

4

 

3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4

4

 

4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6

4

2

5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锻炼道德品质

4

4

 

6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6

4

2

7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6

4

2

8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4

4

 

9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6

4

2

10

结束语、复习辅导

2

2

 

合  计

48

38

10

 

 

 

 

 

 

三、课程内容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分析大学生活的特点,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大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珍惜大学美好时光,知道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他们走好大学之旅的第一步,帮助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目标,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知荣辱求发展。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引导新生尽快从各方面适应大学生活,依据时代大背景和社会大舞台确立自己新的成长与发展目标。

难点:把个人立业成才的追求与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尽快进入创造性学习阶段。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4.培养优良学风。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1.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2.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3.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第三节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2.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3.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四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讲授、组织学生讨论。

【思考题】: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是什么?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4. 当代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5.结合实际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到什么是理想和信念,以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充分理解理想和信念的作用。青年大学生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坚定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的信念,掌握实现理想和信念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想信念的科学概念;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理想信念的确立、追求和实现。

难点: 如何让学生树立最高理想,坚信社会主义信念,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如何把理想化为现实。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1.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2.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1.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1.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2.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3.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讲授、组织学生讨论。

【思考题】:

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

3.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4.联系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5. 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效国之行。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
3.做忠诚的爱国者。

难点:如何理解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如何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实践。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3.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4.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1.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3.增强国防观念。

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讲授、组织学生讨论

【思考题】:

1.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3.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

4.如何正确的理解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5.如何正确的理解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6.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和了解人生观、人的本质、人的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进取的人生态度,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早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计划,作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意义的人,并通过深入探讨价值问题,激励学生择取正确的价值取向。

【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生的意义及人生的目的。人的本质、人生价值的基本特征。
难点: 如何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世界观与人生观。

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2.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3.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4.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节  正确对待人生环境

1.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2.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3.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讲授、组织学生讨论。

【思考题】:

1.在当今的社会生活条件下,许多人都十分讲求“实际”,思考人生目的这样的大问题有意义吗?为什么?

2.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3.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4.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5.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6.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自觉继承弘扬优良道德传统,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道德观,知荣辱、求发展,努力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完善自我。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与作用。
2.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3. 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
4. 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5. 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

难点:对道德的理解。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2.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3.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

3.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讲授、组织学生讨论。

【思考题】: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

则?

3.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弘扬这些优良道德传统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

4.联系实际谈一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

5.怎样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6.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7.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向道德模范学习。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明确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增强公德意识,了解公共生活中的主要法律规范,了解课余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深入理解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把握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增强公德意识
2.掌握休闲生活与网络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难点: 使学生自觉地用法律和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1.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3.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3.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4.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1.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2.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讲授、组织学生讨论。

【思考题】: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如何维护公共生活秩序?

2.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4.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

5.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6.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明确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职业法律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与爱情观,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正确理解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使学生自觉地用法律和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
2.树立正确的家庭观与爱情观
3.树立正确的现代择业观与创业观

难点:树立正确的现代择业观与创业观。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1.职业与道德和法律。

2.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3.职业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4.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1.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3.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1.爱情与人生。

2.婚姻与家庭。

3.家庭美德。

4.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讲授、组织学生讨论。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如何理解劳动者的法定权力和义务?

3.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你打算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4.应当怎样认识爱情与人生?

5.道德和法律对婚姻家庭关系调整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理论知识,正确理解法的概念和本质,法的基本特征,法的产生发展一般规律,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社会主义法的创制和实施等一系列法学基础理论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重点和难点】:

重点:法的本质;法治。

难点: 法治;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及其产生、变更和终止。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1.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

2.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第三节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1.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2.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3.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1.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2.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讲授、组织学生讨论。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概况,熟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运行机制,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养成自觉依法办事的习惯;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重点和难点】:

重点:公民权与人权;民事法律制度。

难点: 公民权与人权的本质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1.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2.我国的国家制度。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我国的国家机构。

第二节  我国实体法律制度

1.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2.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3.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

4.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第三节  我国程序法律制度

1.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2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3.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4.我国的仲裁法律制度。

结束语  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讲授、组织学生讨论。

【思考题】:

1.如何认识我国宪法的特点和原则?

2.如何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我国有哪些实体法律制度?

4.举例说明依照法律程序维护合法权益的意义。

 

四、技能训练

序号

实训(实验)项目

实训(实验)目标

实训(实验)时间

1

讨论“我心目中的大学”

使高职新生能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实现角色转换,从而走好大学之旅的第一步。要求尽可能每个同学都参与交流讨论。

绪论学习结束后

2

组织班级间以人生观、价值观为主题内容的辩论赛

为了让学生正确把握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激励学生择取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章学习结束后

3

组织观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要求学生写观后感。

通过对当年中国发生的大事回顾,深入了解感动的深层含义,体味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自强不息,唤醒大学生的感动意识,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道德意识、社会认知观,广泛宣传这些人物感动你我的道德品质,并有机进行渗透熏陶。

第五章学习结束后

4

让学生就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

使学生根据对自身主观条件和客观环境因素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通过规划求得职业发展,制定出今后各个阶段的发展平台,为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做准备。

 

第六章学习结束后

5

组织观看“今日说法”,要求学生写观后感

通过现实法律案例普及法律知识,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有效弥补教科书的不足。

第八章学习结束后

 

五、教学方式

集体备课,合班上课,讲授、讨论、录像、实践教学等相结合。

 

六、课程考核

考核类型:闭卷考试。

计分办法: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50%)和期末考试成绩(50%)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必须包含考勤和作业、论文、发言、讨论和实践环节的考查。

 

   

 

 

 

 

编制人:黄景鹃

编制单位:思政课部

编制日期:2010年5月

审定人(专业负责人或课程负责人):周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