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课部 > 教研教改 > 课程标准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2010-11-04 11:10 | 编稿:李霞芬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050112(1-4)02

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学    分:1

学    时:16学时(含实践性教学)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开课学期:每学期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根据中宣部、教育部教社政[2004]1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而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全校各专业,各个班级,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理论观点、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当代大学生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事业的自觉性和态度,明确自身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形势,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难点:针对学生对总体形势的认识,解决思想实际问题。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与应用性很强的政治理论课,它的相关课程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有关中央重要的会议文件、中央领导人讲话。

2.《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

3.《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十八讲,红旗出版社。

4.《中国青年报》

5.《人民日报》

6.人民网

7.新华网

二、学时分配(示范)

总学时

理论

实训

1

解读《2010政府工作报告》

2

2

 

2

聚焦三农问题 

2

2

 

3

解读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

2

2

 

4

解读台海关系新变化 

2

2

 

5

解读中、美、日关系走向

 2

 2

 

6

解读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

2

2

 

7

自由提问和讨论 (实践性环节)

 

 

 2

8

书面考查 

 

 

 2

合  计

16

12

4

 

 

 

 

 

三、课程内容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时效性的特点,因此其内容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传统课程有固定的教学内容体系。本课程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部社政司和和湖南省教育厅下发的每学期《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主要围绕党和国家推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当代国际、国内形势的热点、焦点问题,并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确定,组织实施我校全校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要紧紧围绕国内外形势、重大事件、重要时事和我国的对外政策,围绕我省建设,以提高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能力为着力点,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大局。

本课程分专题来讲授,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专职与兼职教师要根据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结合上级有关部门提供教学辅导资料,进行集体备课,统一安排教学内容。

本课程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具体执行,组织一支精干的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职与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有计划地合理安排教学。每讲均要求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认真听讲,课下吸收、运用。

 

四、教学方式

本课程主要采用专题讲授法、辩论会、讨论法、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并将该课程的相关文本、音像资料等整合为CAI课件,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课程考核

考核类型:考试

计分办法: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50%)和期末考试成绩(50%)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必须包含考勤和作业、论文、发言、讨论和实践环节的考查。

 

 

编制人:蒋楚峰

编制单位:思政课部

编制日期:2010年5月

审定人:周宁宁